艺考统考将至
考评分离俨然成为25艺考生
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
继2024年16个省份实行后
2025年预计将有25个省份实行考评分离
范围持续扩大
重要程度持续上升
是不是还有同学对考评分离一知半解?
不要着急
速速下滑
带你一篇读懂“考评分离”!
Q1 考评分离是什么? “考评分离”就是将现场考试、现场评分改为现场利用设备录制考生考试音视频,专家评委在考后集中通过查看音视频对考生表现进行评分的考试方式。具体可以归纳为:全省统一考试规则、统一考试条件、现场录音录像、全省集中评分、网上公布成绩。
Q2 为什么要实行考评分离? 01 考评分离是推进考试公平的重要举措,不仅强化了考试评分的公平性,还顺便解决了原始评分方式带来的不合理的问题。在以往的线下考试中,考生普遍不愿意抽到第一天或者最后一天,都担心现场压分,担心考官因为审美疲劳而带来的主观判断。 02 减少考试变量。考试时间大大缩短,不必因为上一位考生考试过程中是否顺利而影响下一位侯考考生的心态,每一位考生的考试时间与备考时间,都是标准时长。 03 降低备考压力。对于某些容易紧张,面对考官发挥不出真实考试水平的考生来说,采用视频录制的考试形式会大大降低考试压力。
Q3 统考考评分离流程是什么? 签到检入环节 考生到达考场后进入候考室,在考务的安排下进行扫码签到;待检入时间开始后,检入员将利用系统对考生有序进行检入;检入时,系统将自动随机抽取考生考题。签到检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系统将实时记录并上报。
考试视频录制环节
考试开始后,将有考务人员按照系统叫号顺序指引考生到指定考试位置进行考试音视频录制,考生按照系统语音提示开始、结束表演即可。考试全程中,考生的所有动态都将被音视频录制设备录下。考试时间结束后,不论考生是否表演完,系统都将自动结束录制并保存音视频。录制结束后考生在考务的指引下查看本人音视频,确认无误后签字确认离场。
考后评委评分环节 考后,评委将按照事前安排,集中通过查看考生音视频进行评分。评分采用“考试视频随机”“评委随机”“考场随机”的三随机原则,即随机抽取考生考试视频,随机抽取评委,考生考试视频和评委随机分配至考场(虚拟考场),每位评委独立打分,互不干扰。
Q4 统考考评分离五大注意事项 1.形象管理 有些同学可能在生活中看着不胖,但一上镜就会显得宽,所以一定要注重体重问题。此外,皮肤瑕疵等在线下考试中不易暴露的问题,在镜头前也会非常明显。所以护肤、不化浓妆等这些日常功夫也要做足。 2. 镜头感 在考评分离形式下最重要的一点:镜头感。虽然考评分离不再面对考官,但现场还是有录像设备和考务盯着你。有些同学平时练习还可以,但一到考试现场可能分分钟石化。还有部分现场型人来疯选手,在空旷的录制考场,只有一考务一相机,可能直接被封印住。 所以,在日常的练习中,我们一定要多模拟考试环境,与镜头建立联系,展现充分的交流感,不断调整细节,让自己在视频里的表现更自然、更好看。好的上镜效果和松弛感能为考生的表演加分。建议考生平常多利用录像设备录制练习视频,查看自己在镜头中的表演状态,再针对性进行训练。 3.站位注意事项 表(导)演类专业每个科目都有规定的考试空间范围,考生需在范围内进行表演。命题即兴表演科目由系统抽取考题,有的省份采取单人表演形式,有的省份采取小组(多人)表演形式,小组表演形式考试中务必要注意自己的站位,把控表演节奏。以三分法构图为例,考生最好尽量让自己处在画面中心或中间部分。在平常的练习中多录像,观察视频中自己的表演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文学作品朗诵科目和自选曲目演唱科目不可离麦克风太近也不可离麦克风太远,太近有爆麦等可能性,离太远可能会导致录制声音偏小。 4.服装注意事项 播音与主持类专业统考录制背景颜色一般都是蓝色,考生准备服装时最好避开同色系的衣服,与背景颜色区分开来。 服装款式简约大方即可,切忌出现格子,横条纹之类的纹路,会影响上镜效果。 5.录制注意事项 考试过程中,每个科目都有最长表演时间限制,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表演,不管有没有表演完,时间一到系统就会自动结束录制,所以考生一定要把握好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系统一般会使用语音提示每个考试环节,例如“开始考试”,“本科目录制结束”等,注意听语音提示,按提示考试。 录制完注意确认:考试主管部门一般都设计有录制后确认录制结果的环节,此环节的一般做法是让考生预览视频的若干秒(随机抽取的),考生一定要确认画面和声音都是完好且同步的;若有问题,立即按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后续处理。